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
A. 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反共战略基地
B. 政府决心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国家政策重心由“安内”转到“攘外”
D. 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
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是指
A. 改变了中国近百年来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
B.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D.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74岁作家索尔兹伯里曾戴心脏起搏器走长征路,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书中赞颂长征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
A.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 保存了中国革命的骨干
D. 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规定:清政府赔款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1902-1938年这37年间,中国清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支付的赔款数额共5.76多亿两,约占应付总数的58%。中国政府能坚持赔款主要是因为
A. 中国近代政府讲信用
B. 中国近代政府为了获得列强认可为合法政府
C. 中国近代经济不断发展
D. 《辛丑条约》遵循了公正的国际法原则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此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①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②具有盲目的排外性和落后的“小农狭隘意识”
③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④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