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分权限权思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

分权限权思想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但公职不是终身制,而是年年选举更替,因而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如其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

——摘编自蒋云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该时期建立的共和国对中国政治有何影响?

 

(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崇尚法治精神(法律至上);实行权力制约机制。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主权在民;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1)根据材料一“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公民都有轮流担任公职的机会”“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事,一旦触犯法律,便要受到惩处,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如其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等信息可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机制等方面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选举权的扩大等方面概述即可。 (3)根据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知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思考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对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有

①冷战:指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两个方面的对抗形式

②两大阵营:指以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③两极格局: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对峙和对抗

④多极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目前已经定型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查看答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说“今天的欧洲人们出行的时候都感到非常方便无需繁琐的出入境手续不需要漫长的等待过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欧共体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查看答案

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

A. 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

B. 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

C. 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

D. 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国家问题

D.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A. 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 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 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 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