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
史过程。”这一观点认为抗日战争的起点应为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吴玉章回忆某运动时说:“从前我们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散发出青春的活力。”该运动
A.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C.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促进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蔡济民在《书愤》中说:“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诗句最有可能是对
A. 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灾难的批判 B. 辛亥革命后全国局势痛切写照
C. 巴黎会议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D. 日军侵华制造滔天罪行的揭露
下图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某个不平等条约的部分内容。该条约的影响是
A.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日本开始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C. 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D. 清廷沦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英国公使文翰在其致太平天国一封照会中威胁说:“我国与中国政府曾签订条约,有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岸经商之权利。如贵军或其他人等在任何形式之下对于英侨生命财产有所侵害,英国亦必采取与十年前抵拒各种侵害之同样手段,施以抵拒;彼时曾将镇江、南京及其附近各城占据,并签订和约”。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决定和清政府合作 B. 英国认为五口通商的权利受到侵害
C. 太平天国处于鼎盛时期 D. 英国对太平天国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道光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指示守御军队“断不准在海洋与之接仗,盖该夷之所长在船炮,至舍舟登陆,则一无所能,正不妨偃旗息鼓,诱之登岸,督率弁兵,奋击痛剿,使聚而歼旃”。材料表明道光帝
A. 是鸦片战争的直接指挥者
B. 精通海上、陆地作战战术战略
C. 准备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
D. 充分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