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 18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

1843年

1893年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长江下游

330

4980

67

7.4

270

4750

45

10.6

岭南

138

2044

29

7.0

193

2863

33

8.7

东南

125

1515

26

5.8

138

1668

26

6.4

西北

119

1408

29

4.9

114

1301

24

5.4

长江中游

303

3777

84

4.5

293

3905

75

5.2

华北

416

4651

112

4.2

488

5804

122

4.8

长江上游

170

1950

47

4.1

202

2503

53

4.7

云贵

52

445

11

4.0

81

714

16

4.5

总计

1653

20720

405

5.1

1779

23508

394

6.0

 

 

——摘编自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材料二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

法国

美国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1851

50.2

49.8

1851

25.5

74.5

1880

28.6

71.4

1871

61.8

38.2

1872

30.1

69.9

1890

35.4

64.6

1891

72.0

28.0

1891

37.4

62.6

1900

40.0

60.0

1911

78.1

21.9

1911

44.2

55.8

1910

45.5

54.5

1921

79.8

20.7

1921

46.4

53.6

1920

51.4

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

 

(1)特点:城市总人口数量少,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数量增加缓慢,城市规模有所扩展;长江下游、岭南和东南地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其他地区;华北、华商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较快。 原因:中国古代长期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多集中在南方,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弱的根源;近代开埠通商的城市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各口岸,鸦片战争后新兴的工商业也多集中在这些口岸城市;近代中国经济凋敝,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重阻压,政局动荡,革命、战乱不断。 (2)相同:三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不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城市化率相对较高;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开始较晩,但发展很快。 看法: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化;社会稳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人口的自由流动能够促进城市化;重视发挥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表格中两个时间段增长的城市数与城市人口总数可知,城市总人口数量少,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数量增加缓慢,城市规模有所扩展;由表格中不同时期城市增长数来看可知长江下游、岭南和东南地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其他地区;华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较快。第二小问原因,导致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中国古代长期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导致城市化中长江下游、岭南和东南地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其他地区的原因是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多集中在南方;而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弱的根源;近代开埠通商的城市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各口岸,鸦片战争后新兴的工商业也多集中在这些口岸城市;近代中国经济凋敝,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重阻压,政局动荡,革命、战乱不断。 (2)第一小问异同点,相同:从纵向比较来看,三国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具体分析三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来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早,城市化率相对较高;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虽然开始较晩,但发展很快。第二小问看法,由英美法三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可知,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城市化;比较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缓慢,英美法三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可知社会稳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人口的自由流动能够促进城市化;重视发挥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看法

A. 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B. 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

C. 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

D. 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

 

查看答案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查看答案

2006~2016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由世界的12%猛增至23%,贸易总额由11%增加至16%,对外投资则由7%增至12%。201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2.4%,金砖国家平均增速却高达5.1%,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由此说明

A.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B. 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格局的一极

C. 经济一体化助推金砖国家的发展

D. 发达国家失去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解释什么是共产党的政治时说:“政治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即在政治、经济和人民三者之间实现均衡。面这个均衡的支点便是人民。”在此,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应

A.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B.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了政治、经济与人民的统一

D. 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A. 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B. 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C.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 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