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

D.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C 【解析】材料大意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提议修改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而法国却通过缺席坚决抵制,最后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支持的决策原则。这反映的是欧共体和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即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行为只是在欧共体民主决议原则上的分歧,并没有体现“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内部问题,并非与美国的抗争,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并非是领导权的争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

B. 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

C. 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

D. 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从苏联的建设成就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体制建立

 

查看答案

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查看答案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颁布了《航海条例》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

 

查看答案

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拨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广阔的海外市场    B. 市民生活需求

C. 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 优越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