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Bevin)照会周恩来外长,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的政府,表示愿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准备互换外交代表,同时撤销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承认,终止与其“外交关系”。但是,英国仍在台湾淡水保留领事馆,和台湾地方当局维持事实上的关系。

材料二英国政府之所以顶住美国的压力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而战后英国实力地位削弱,在国际竞争中居不利地位,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国工党政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其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耍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其三,根据英国外交惯例,“如果一个政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有效治理着一个国家,并有长远的前景,就应该予以承认”;其四,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友珍《走向半外交关系:1950-1954年的中英建交谈判》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50年代英国对华态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

 

(1)特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新中国;体现出两面性,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与台湾维持事实上的关系;深受美国影响,只承认但未正式建交。 (2)原因: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香港战略地位重要,为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新中国成立并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符合其外交惯例;为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融人国际机制并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赢得亚洲舆论的支持;二战后,英国国力衰弱,为维持其国际影响力。 【解析】(1)由材料“1950年1月6日,英国外交大臣贝文(ErnestBevin)照会周恩来外长,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的政”“英国仍在台湾淡水保留领事馆,和台湾地方当局维持事实上的关系。”,结合当时两大阵营的对立,可归纳出: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新中国;体现出两面性,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又与台湾维持事实上的关系;深受美国影响,只承认但未正式建交。 (2)“其一,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而战后英国实力地位削弱,在国际竞争中居不利地位,通过承认新政权来保持在华既得利益与发展中英贸易是英国工党政府对华政策的优先考虑;其二,香港在战后英国远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政权控制中国大陆之后,耍维持其稳定繁荣,离不开和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作;其三,根据英国外交惯例,“如果一个政权得到大部分居民的认同,有效治理着一个国家,并有长远的前景,就应该予以承认”;其四,承认新中国不仅有助于把中国融入国际体制,削弱其孤立倾向并减少其对苏联外交和经济的依赖,而且有助于英国争取以印度为代表的主张承认新中国的亚洲舆论的支持。”可以归纳为:英国在华利益居西方列强之首,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香港战略地位重要,为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新中国成立并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符合其外交惯例;为了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融人国际机制并摆脱对苏联的依赖,赢得亚洲舆论的支持;二战后,英国国力衰弱,为维持其国际影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民主制,上院成员主要楚贵族,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就出现了要求改革议会制度的激进主义运动;进入19世纪,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运动发展。1832年,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反对改革的贵族势力只好让步,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历史背景。

(2)根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00年6月,清政府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等和各参战国达成《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该事件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

“东南互保”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事件,可谓众说纷纭。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较多地认为它是“一幕丑剧”,是“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的“卖国罪证”;80年代以后,世人对其积极性和合理性才有了初步认识,也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观点。如“东南互保”是“张之洞等地方大吏对西太后及其顽固派盲目排外政策的抵制”,“是以保全清室统治而又不得罪帝国主义为前提的”,“是一种妥协苟安的曲线自救之策,是一种均势思想指导下的以夷制夷政策。”它“具有维护国家大局的深层含义”。“东南互保”是在长江流域面临列强侵略之际,为“保守疆土”所做的一种努力,并通过条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等等。

——摘编自李鹏军《东南互保新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南互保”的认识,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酌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七国集团(由七大工业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组成的联盟)中4个欧洲国家无视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 多极化趋势明显

B. 中美争夺世界领导权

C. 秩序混乱且多变

D. 区域集团化发展受阻

 

查看答案

下面是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漫画《颠倒黑白》,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攻势

C. 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D. 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