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中书门下是制令机关,被称为“机要之司”。门下省的职权主要是“封驳”。“封”即封还诏书,“驳”即驳正百司奏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  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

——摘自艾永明《关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之我见》

材料二雅典国家机构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并非平行关系,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同时,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摘自禹露《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的中央行政决策运行程序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国家机构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唐代三省制与雅典国家机构分工的异同。

 

(1)程序:中书省草拟,上呈皇帝,同时交门下省审议,若通过,则由尚书省执行,若不通过,则重新草拟 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防止行政部门的专权;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专制 (2)特点:各部门权限不明;各部门间权力交错;缺乏绝对权威性决策机构。 (3)同:都体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分工和制约 异:中国唐代分工部门权限分明,而古代雅典则权力相互交错;中国古代只是行政决策的分工与制约,而古代雅典则是国家各机构间的分工与制约。 【解析】(1)通过材料中的“尚书省六部等机构的上奏公文,首先须经门下省给事中的 审核,给事中如认为不妥,可以驳回重拟。同时,中书省对百司奏章的拟答批文,给事中如认为不妥,也可驳回修正”,可得出中书省草拟,上呈皇帝,同时交门下省审议,若通过,则由尚书省执行,若不通过,则重新草拟。根据“给事中的这种职权对尚书省等政务机构的施政行为起到了较好的事前监督作用”,可得出有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防止行政部门的专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皇权专制。 (2)从材料中的“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且权力互相交错”,可得出各部门权限不明、各部门间权力交错;从“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缺乏绝对权威性决策机构。 (3)从材料一中的三省的分工和雅典的“行政、司法处于立法监督之下,要对立法机关负责”,可得出都体现了权力部门间的分工和制约。第二小问,从权力分布是否分明的角度进行分析;再根据材料得出中国古代只是行政决策的分工与制约,而古代雅典则是国家各机构间的分工与制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商时期,分散的各部族均称为"国”,故有“执玉帛万国”之称。西周初年,天子建国,诸侯主家,“国”“家”始全称为一,诸侯自称为“国”,天子自称为“邦”。西汉相年分封诸候王,其封邑也称为国。经过文、景两帝削藩,至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国己经改并为郡县系列,诸侯王只食其赋而不准治事,治理事务改归中央直接任命的国相负责。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宗玄封王制度。除少数朝代的封国有过相对的自治权之外,诸侯王均不得管理所封国内的军政事务,概由朝廷派遣的官员进行管理,实际上是纳入地方行政序列。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与都省为表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全国设中书省1个,为中央机构中书省的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设行省11个,主要长官为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主要由中央朝廷的大臣兼衔),统领一省之军政事务。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仍采取省制。据史籍记载,明代有省15个,清代沿袭明代地方行政体制,仍实行省制,由15省增至23省,从而为我国现代省级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初年与西汉初年分封制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枓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清政府接受到的一个最后通牒的部分条款,后来写入某不平等条约之中,这一通牒的发布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日军

D. 八国联军

 

查看答案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查看答案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也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

A. 比较注重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B. 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

C. 政策法令具有极大随意性    D. 经济政策与政治制度脱节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外贸中心,工商业从业人员很多。鸦片战争后,广州工商业衰落,十三行风光不再,大量工商业者沦为流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广州在鸦片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

B.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逐渐解体的小农经济无力支持工商业发展

D. 广州在外贸中的垄断地位终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