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古者三公坐而论...

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其权重大,其体尊严。汉制丞相用人行政,无所不统,盖君则世及……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为平章政事同三品,为大学士;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渐建其贰为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为协办大学士。其位日卑,其权日分,于是宰相遂为天子私人。

-----《梁启超文选》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出现的变化。

经过四个月的讨论和妥协产生的宪法是一份4000字的简短文献,为新政府勾画了一个最为简要的框架。宪法包含了两个最为基本的政治原则——联邦制和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制衡"机制,前者有时也被称作为"权力的分割"(divisionofpowers),后者则被称为"权力的分立"(separationofpowers)。

——【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

(2)结合1787宪法的内容,谈谈你对材料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的理解,并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意义。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立法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五届、六届和七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包括一系列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通则和一系列单行民事法律、刑法、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的背景及特点。

 

(1)变化: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丞相名称发生变化; 人数逐渐增多。 (2)理解: 权力的分割: 指的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权力的划分。 权力的分立: 指的是政府的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互相制衡。 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又保证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有利于防止专制。 (3)背景:“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特点; 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解析】(1)从“后世恐其专权敌君也,渐收其权归之尚书,渐收而归之中书,而归之侍中,而归之内阁”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进,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从“渐易其名为尚书令,为侍中,为左右仆射……”可以看出丞相名称发生变化;从“渐增其员为二人,为四人,乃至十人”得出人数逐渐增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权力的分割”与“权力的分立”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中央内部上。中央内部主要体现在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上,指的是政府的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互相制衡;中央与地方针对的就是联邦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但又保证了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三权分立有效避免了专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从“先后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进行了修改”可以看出特点主要是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从宪法的地位上可以看出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局部)。它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已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苦难、受难和兽性,控诉了法西斯的战争暴行。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听说说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A. 德彪西

B. 莫扎特

C. 李斯特

D. 贝多芬

 

查看答案

某同学想了解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作品,他应该阅读的书籍是

A. 《西风颂》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被誉为“生物学中的牛顿”,第一次把生物学完全放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家是

A. 瓦特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古希腊出现了总舵的思想家,其中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