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是
A. 中共三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A. 调节社会财富,解决民生问题
B. 开展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剥削
C. 通过政治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D. 进行民族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1919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 致电政府称,“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固,关系至巨,……不料大会专横至此。”“大会专横”表现在列强
A.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D. 将德国在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这一条款应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材料中引号部分内容摘自
A. 《申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