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科技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对外科技交流,存在着对外来科技的接纳和吸收,但我国的科技体系却是独立形成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一一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大多源于西方的观点,认为中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具有独创性。……在天文学领域,中国特别注意对天象位置的观察和历法的制订,是与中国从古就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需求相联系的。中国古代以算术、代数、几何为主要内容,以算筹、珠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历法制定、土地丈量、堤坝宫室仓窑的建造、税收计算、财务分配、商品交易等方面的需要紧密相关。……古人在宏观上特别重视天人关系的和谐,在微观上则重视事物内部关系的协调。中医特别强调阴阳的相互依存、消长、平衡,强调对病因的综合考察,讲究辩证施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科技成就(部分)
时间 | 科技成果 |
1765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 |
1785年 | 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
1807年 | 富尔顿发明汽船 |
1814年 |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
1866年 |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 |
1876年 | 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
1883年 | 戴姆勒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
1885年 | 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
1903年 | 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 |
1945年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
1957年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1969年 | 因特网问世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以一个国家为例,围绕“科技创新与 社会进步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 所拟论题,阐述须有正确的史实为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去,中国士大夫对待中西文化的首先反应是“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尽管“用”的内涵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变化,但“体" 的内涵却岿然不动,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坚持了文化的民族性,但于现实都无禆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革,"中体”的堤坝被冲破,“西化”思维模式出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的仁人志士在问“中国向何处去”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各派代表都提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试图会通中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尚明《近代中西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两条途径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同仁人志士思维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为了振衰起敝,他想走政治改良的道路,主张复兴周礼,举纳贤才,吸收平民参与政权,使社会回到君子与小人各安其分的局面。这一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以培养能够实现其政治理想的贤才,造就能“弘道”的君子为目标。在孔子看来,实现仁道政治的基础和关键是要靠那些具有仁德思想和才干的人才,教育就是培养从政人才,以道治国安邦。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于当时的世袭制度,具有一定的批判作用。
苏格拉底对当时的暴力统治深感不满,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也是政治,教人也是从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从政人才。 他认为人们应当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和左右”,应敬畏有专门知识的人更甚于敬畏其他所有人,是非问题上,只能“站在专家一边”。苏格拉底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用于教育,培养懂得怎样统治的专门人才。苏格拉底的理论又是后来柏拉图的哲学治国论的思想渊源。
——摘编自王金娟《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影响。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A.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判义和团是“狂妄之举”,但在1924年的演讲中,他除批判义和团运动的不足外,又称赞其“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B. 农民运动不断走向高涨
C. 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 民族主义成为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