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以前的丞相,多为功臣或功臣子弟;汉武帝之后,丞相中出身于齐鲁地区的人开始增多,昭帝朝四位丞相中的两位、宣帝朝五位丞相中的三位就来自上述地区。这反映出汉代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儒学地位的提升
C. 中央集权的强化
D. 政治中心的转移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 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 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按照雅思贝尔斯的见解,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 焚书坑儒
B. 崇儒尚佛
C. 独尊儒术
D. 百家争鸣
谈及中国古代政制,有学者形容它“譬犹从一大树种截枝分栽,別成一独立之新根干。”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 B. 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
C. 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 D. 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位中国哲人所提出的“民为邦本”的思想,被日本学者宇野重昭称为“首次在世界思想史上明确表达了人民主义革命理论”。这位哲人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老子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