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朝的中枢决策系统,是以皇帝为中心,而中枢...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朝的中枢决策系统,是以皇帝为中心,而中枢政权机构的设置,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与其后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延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

材料二北宋前期“以事系任”的中枢机构设置,在赵宋统治安定之后,一直因其“名不正,言不顺”而受到官僚士大夫们的批评。三省六部空余躯壳而架构尚存;自使职系统发展而来的实权机构,组织设施不确定,官员没有正当名分,影响政务活动的进展和治事积极性的发挥。两套机构的磨合已有时日,职任重叠交叉造成的问题日益引起注意。

元丰五年(1082年),在“以实正名”的口号下,系统地改革了中担行政设置。废除了以往设在宫城之外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将朝堂西侧的中书门下政事堂辟为新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大体上依照当时对于唐代前期官制的理解,赋予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以各自的职权:“中书省换而议之,门下省审而覆之,尚书省承而行之”;事实上从议事运作程序上分割了原属中书门下的权力。此后,具有了实际职能的三省与仍掌军政的枢密院“谓之朝廷”,成为“天子所与谋大政、出大令之地”。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唐朝,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筒析北宋“元丰改制”的影响。

 

(1)特点: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和财政,各自行使独立的职权;军权、财权从相权中分割出来、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职权过于分散、重叠,出现冗官局面。 (2)影响:纠正了唐末以来的官职名实分离的混乱状态,有利于政务活动进展和提升官员的治事积极性;裁撤了大批重叠市构,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行政开支;三省分为三班奏事,政事拟议审定迂回曲折,客观上降低了行政效率。 【解析】(1)根据材料“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结合宋朝政治制度的史实可以得出特点是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理民(行)政、军政和财政,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省、门下省形同虚设,尚书省的兵部、户部等职权严重削弱,机构设置重叠,出现了“名实不符”的现象。 (2) 根据材料“废除了以往设在宫城之外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将朝堂东侧的中书门下政事堂辟为新的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揆而议之,门下省审而覆之,尚书省承而行之”、“具有了实际职能的三省与仍掌军政的枢密院谓之朝廷,成为天子所与谋大政、出大令之地”可以得出元丰改制中枢运行机制从“二府三司”转变为“三省一院”,机构精简,冗官减少。三司职能转归尚书省,三省取代中书门下成为最高决策、行政机构;机构与职能名实相符,枢密院从改制前与二府到改制后与三省继续“对掌文武大政”,表明宋神宗对政权制衡的高度关注,皇权更加集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认为社会变迁的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I.渐进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积系性社会变迁(弱式)

Ⅱ.突发性微变: 在原有社会经济形态内的革新性社会变迁(强式)

Ⅲ.创新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革断性社会变迁(强式)

Ⅳ.传导性巨变: 突破原有社会经济形态的外因诱导性巨变(弱式和强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从材料中的四种基本形式的社会变迁中,提取其中一项,结合相关史实,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查看答案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有意识地去关注环境变化和生态平衡,并且会主动或被动地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长江流域水患发展越来越严重。唐代长江水灾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长江流城水灾的形成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诸多因素的影响。早在清代有识之士指出,长江流城水患是“因上游川陕滇黔等省开垦太多,无业游民到处伐山砍木,种植杂粮,一遇暴雨,土石随流而下。以致停淤接涨”。从长江流域洪灾规律来看,很大程度上与长江沿线经济日益发达,经济开发程度加强有密切的关系。

水灾是突发型灾害,来势猛,为害烈,常造成“坏民舍,溺居民,坏桥栈,伤禾稼,饿殍载道,流亡数万人”,对人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危害。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1952年伦敦的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国人民开始深刻反思。英国政府开始“重典治霾”。取得了显著效果。1953年成立了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的比佛委员会,专门调查烟雾事件的成因并制定应对方案。1956年出台《清洁空气法》,禁止黑烟排放和升高烟图高度,并控制机动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设立奖惩机制,对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的合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补贴至少70%,而对违反条例的人员则依情节处以10-100英镑罚款或最高3个月的监禁。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规定机动车燃料的组成并限制油品硫的含量。伦敦在40年代木建成8座新城的基础上,于60年代末又兴建了彼得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机动车污染控制,而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NO2)和PM10。今天的伦敦,已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最多的城市之榜首。

——人民网《英国伦敦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1)与唐宋时期相比,材料一中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水患呈现什么趋势?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19世纪的英国环境问题的不同成因。并概括英因治理筹霾的经验。

 

查看答案

《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全球化2.0”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期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此时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

A. 个人

B. 公司

C. 国家

D. 国际组织

 

查看答案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义,要求国会立即采收果断行动,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军事授助。这一现象表明

A. 美苏冷战的开始

B. 美国支持希腊、十耳其进行革命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美国打破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甚至能推翻一些基于绝对信仰上的宗教观念,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律之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知识的领悟并不以信仰为前提,相反,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通达知识的正确道路。由此可知,牛顿的科学研究

A. 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B. 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C. 启蒙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