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 实行联邦制政体

B.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 保持两党制原则

D. 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从材料信息看,所有的统治者都“坏”“堕落”“愚昧”,说明权力对统治者的腐蚀。联系所学知识,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联邦中央权力分配实行“三权分立”,确立分权制衡原则,以权力限制权力,把“权力关在笼子里”,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十二铜表法》: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

《十二铜表法》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权

B

英国某议员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不能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国王仍有较大的权力

C

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1919年的五四运动,我们可以说,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

五四运动只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D

《拿破仑法典》规定,即使妻不在共有财产制下或采用分别财产制,未得其夫之参与行为或书面同意,不得赠与、以有偿名义或无偿名义转让、抵押以及取得之行为

此时的法国妇女仍受歧视,但已经拥有部分民事权利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在地方有了政绩,再经长官推举到中央,经过中央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B. 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C. 材料体现的是宋代以后普遍出现的平民政治

D. 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

 

查看答案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D. 为巩固国家统一提供了条件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番舶长张琏。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张本大盗,明嘉清末作乱,扰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西籍言嘉靖间有海寇张士流夺据葡人之澳门,殆即琏也。中国人之胜西人,自是始。琏后为官职军剿平,已报克获。万历五年,商人诣旧港老,见琏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盖琏虽不称王,实握王权矣。

——胡柄熊南洋华侨殖民伟人传》

(1)根据材料,概括张琏的主要海外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琏的主要活动。

 

查看答案

材料  一战的突然爆发,使欧成为一块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是非之地。绝大多数美关侨开始到美国驻欧州各国的大使馆和领事馆前示威,强烈要求美国政府采取行动,保护公民的安全。为此,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国会提交了一份紧急拨款案,要求国会“拨款250万美元,用于救济、保护和运送美国公民”。1914年8月6日晚,装载着价值450万美全的救济资金和近50名救济人员的美国军舰,从纽约港出发。各救济单位抵达指定的救助地后,立即有大量的滞留者前去寻求救助。在救助美国公民的基础上,美国救济委员会还为南美洲国家的公民提供了除兑换现金外的救助。前往欧陆腹地进行救济的美国官员,积极与欧陆相关国家的政府及美国驻外机构进行协商,建立起一连串的站点,随后安排许多专列,将分散搁浅于欧陆各国的美国公民,分批运送至伦敦、鹿特丹港。在滞欧美国人于伦敦或鹿特丹港等待回国的轮船班次期间,美国救济官员还向他们提供信息和精神救济。据统计,自8月4日至9月19日间,仅从伦敦撤离回美的美国公民就达87,000人。到10月初,大部分滞留欧的美侨都已撤回,美国的救济官员也陆续回国。美国政府此次撤侨行动到此基本结束。

——摘编自《一战初期美国对滞欧侨民的救济和撤离行动初探》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在撒侨行动中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撤侨行动给我们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