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

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B是淞沪会战,故排除;C说法准确,但是不能从单独的一场战役来说明,孤证不立;当时处于抗战的相持阶段,故排除D。材料“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说明A项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这说明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

A.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促进了各个阶层的觉醒

 

查看答案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查看答案

1912年6月,在上海出版的《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之学说》,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基本内容。国内出版的多种报刊如《民立报》《社会》《社会世界》等也出现多篇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 宣扬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C. 提供了舆论自由的社会环境

D. 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 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    B. 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 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    D. 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