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民国初年...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2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1)仅凭材料1,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仅凭材料2,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大大提高国民参政意识. (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 (3)从横的方面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从纵的方面来讲,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 (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 【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由材料一中的“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再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影响可知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由材料二中的辛亥革命后,戴季陶遇见老农后,老农的表现是“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等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思想传播有限或者说群众基础薄弱,也可以说革命对中国现状的改变是乏力的。 (3)材料一和材料二实际上是在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影响,而截然不同的结果则说明了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 (4)这两则材料的呈现给我们的启示是进行历史解释时需要全面、客观、多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回答以下问题。

(1)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请在阅读下列表格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中国

美国(18世纪晚期)

西周

秦朝

面临问题

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在一个刚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

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制度名称

 

 

 

制度内容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

(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

(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    

(1)    

(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历史影响

(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1)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1)    

(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2)有人认为: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请结合上述表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06年,德国、日本、印度等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说明

A. 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联合国面临重大改革

B. 世界政治大国纷纷崛起,联合国作用遭到削弱

C. 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

D. 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 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B. 若干力量发展壮大

C. 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 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查看答案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 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 西方国家放弃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 发展中国家放弃与美国的合作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      )

A. 日本得到西欧国家的强有力的支持

B. 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

C. 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 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