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照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明清两代统治者主动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B. 资金来源和产品投放的差异导致了经营的不同结果
C. 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普遍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D. 苏州丝织业引领了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
学者李治安认为,元朝总是在直接掌据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元行省侧中央集权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中纯的地方分权。这说明该制度
A. 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 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 行省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符合历史趋势,适合国家治理的需要
分图说历史
注:图1:《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
图2:人民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工作人员将《中国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上。
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于1998年。
(1)《天朝田亩制度》是哪场革命运动的建国纲领?
(2)根据图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有何意义?
(4)请结合上述三幅图片,简单勾勒出近代以来中国农民在政治上的地位和角色演变的历程。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政治因素有哪些,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世界和谐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2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
(1)仅凭材料1,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仅凭材料2,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回答以下问题。
(1)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请在阅读下列表格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 中国 | 美国(18世纪晚期) | |
西周 | 秦朝 | ||
面临问题 | 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 在一个刚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 | 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
制度名称 |
|
|
|
制度内容 |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 (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 | (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 | (1) (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
历史影响 | (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1)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 (1) (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 |
(2)有人认为: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请结合上述表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