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滥用权力
C、总统的权力力量最大,受到的制约和限制最小
D、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 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由于二战的破坏, (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原因。
(2)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有何突出作用?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现代化新方式?
(3)材料三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各自修建的民生工程,请指出这两大工程修建时期两国的经济模式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修建有何共同作用?
(4)据材料四中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容,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1)《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2)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体系是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基本结构。15——20世纪初是世界体系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世界体系又经历了裂变、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根据提示将以下表格补充完整。
15——20世纪初(形成) | 20世纪上半叶(裂变与解构) | 20世纪下半叶(重构) |
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体系的形成。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A等老牌殖民帝国力量衰落(仍维持世界体系主导权)。 美国跃居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尚未成为政治中心)。 俄国脱离资本主义体系 (标志性事件:B)。 |
二战后,F格局是世界体系重构进程中一个特殊过渡阶段,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两种现代化道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
|
|
1930年代经济危机与二次大战后: C通过侵略扩张军事崛起但随即战败。 英法在战争中丧失世界体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 美国推行D摆脱困境并利用战争全面崛起。 E以“计划经济”体制实现赶超型工业化,并在战争中成为世界大国。
|
世界体系在经济结构上的整体性发展趋势使F格局的并存不可能长期持续。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政治随之向多极化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了F。
|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韦克提出了著名的“蜜蜂效应”:将蜜蜂装进玻璃瓶中,瓶底朝向亮光,蜜蜂在瓶底寻找出路,最后死在瓶中。将苍蝇放入瓶中,瓶底朝向亮光,苍蝇不到三分钟就飞出了玻璃瓶。下列不符合蜜蜂效应反映出的哲理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爱迪生发明电灯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中国经济区的创办
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苏俄)1921年的五一节恰巧与基督复活节同一天,一改两三年来冷漠枯寂生活,突现活泼泼的气象。”这说明当时苏俄( )
A. 成功反击了外国干涉 B. 农民已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C. 新经济政策己经启动 D. 工业化建设提高了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