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经历了对发展模式的探索,双方的握手对国际...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经历了对发展模式的探索,双方的握手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中法建交大事记

第一阶段

1949年

由于中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法国当时拒绝承认中国。

1950年

法国派兵参加了朝鲜战争,同中国军队面对面地站在了朝鲜战场上。

1954年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这是中法两国总理的首次会晤。

第二阶段

1957年

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以私人身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毛泽东在接见富尔时,引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阐述了中法关系的利害。

1963年

富尔再次访华。这是他代表戴高乐总统进行的一次重要访问。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又分别同他进行了六次认真、坦诚的实质性会谈。富尔回到巴黎后,为保密起见,法方更换谈判代表继续同中国秘密谈判。

1964年

1月27日,中法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1月31日,戴高乐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承认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月23日,中法两国使馆的临时代办同时到达驻在国首都。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两个阶段中法关系的状态。结合所学,分析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袁讲话:“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中、法两国“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所做的努力。

 

(1)状态:第一阶段:敌对状态。 第二阶段:从接触走向建交。 变化原因:国际格局的变动;新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扩大:两国领导人积极推动;中法两国战略发展的各自需要。(如:中苏关系恶化、法国实力增强谋求大国地位,等等) (2)努力: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参加上海合作组织)。 法国:联合德国等欧洲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法两国之间的外交。从两个阶段中法关系的状态及其变化原因、中法两国的共同努力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法国当时拒绝承认中国”“同中国军队面对面地站在了朝鲜战场上”中可以分析出第一阶段中法处于敌对状态;从材料“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以私人身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法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中可以看出第二阶段中法从接触走向建交。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国际格局、新中国的实力、中法两国的推动等方面来分析出变动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法国联合德国等欧洲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推动20世纪的中国不断出现新的面貌,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新面貌一:中国第一部民主宪法诞生。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第十二条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第十九条参议院之职权……议决一切法律案。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依据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

新面貌二: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到日本投降期间,日军出国作战共伤、病、战死287.4万人,其中198.4万人是死在中国战场上的(相当于总数之69%)

——摘编自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抗战期间,中国对日、意、德法西斯三国宣战,并宣布废止与三国的一切条约。同时还促使美英等国放弃治外法权。1942年10月10日,蒋介石宣布,美、英等国已“表示愿自动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列举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主要会战名称

在北京有三条以抗日英雄命名的街道,请指出其中两个英雄的名字。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回答,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新面貌三: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开始了全面的民主建设。

中国曾出现过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注:分别指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但都没有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和平与动荡并存。严重干扰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

①霸权主义横行

②南北差距加大

③地区冲突不断

④恐怖主义抬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促使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事件是

A. 苏联解体    B. 柏林墙拆除    C. 东欧剧变    D. 独联体成立

 

查看答案

欧共体成立后发展迅速,影响不断扩大。下列与之有关的评述,正确的是

A. 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B. 促进西欧经济繁荣政治稳定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丧失

D. 导致美苏两极格局迅速瓦解

 

查看答案

某国际组织规定,参加其会议的国家须具备如下条件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该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不结盟运动         D. 东南亚联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