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西方文明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进一步解体,导致材料中“无一人之身元洋货”的现象,C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B中完全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比较山西和沿海地区的信息,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书》中记载:“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未有。”与这一记载异曲同工的明代举措是

A. 营建北京并迁都于此

B. 废丞相权力分于六部

C. 设内阁辅助皇帝理政

D. 令地方大臣密折奏事

 

查看答案

北宋初年,带有抑商色彩的坊市制度被完全取消,城内的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人们甚至可以自由地选择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交易的场所大大增加。由此可知,宋代

A. 官府不再管理干预商业    B. 开始使用纸币进行交易

C. 商人社会地位达到顶峰    D. 商业交易打破时空限制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延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变换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查看答案

历史上中国社会经常动荡不安,但文化仍能保持传承,这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这表明宗法制

A. 有助于社会长治久安    B. 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

C. 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    D. 保证了各民族间团结

 

查看答案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都经历了对发展模式的探索,双方的握手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中法建交大事记

第一阶段

1949年

由于中国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支持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法国当时拒绝承认中国。

1950年

法国派兵参加了朝鲜战争,同中国军队面对面地站在了朝鲜战场上。

1954年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会见了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这是中法两国总理的首次会晤。

第二阶段

1957年

法国前总理埃德加·富尔以私人身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毛泽东在接见富尔时,引用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阐述了中法关系的利害。

1963年

富尔再次访华。这是他代表戴高乐总统进行的一次重要访问。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又分别同他进行了六次认真、坦诚的实质性会谈。富尔回到巴黎后,为保密起见,法方更换谈判代表继续同中国秘密谈判。

1964年

1月27日,中法双方同时发表建交公报。1月31日,戴高乐总统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承认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月23日,中法两国使馆的临时代办同时到达驻在国首都。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两个阶段中法关系的状态。结合所学,分析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袁讲话:“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结合所学,分别列举中、法两国“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所做的努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