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订马歇尔计划时特别强调,这一援助计划必须是一个综合实体,“我们绝不能把这种援助放在零星给予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将来可能给予的任何援助,应该是治本的,而不是治标的”。这表明美国
A. 决意承担世界经济的复兴
B. 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 推动欧洲走上一体化进程
D. 将对外战略重点放于欧洲
下表为20世纪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年份 | 1949 | 1959 | 1969 | 1979 | 1989 | 1996 |
成员国数量 | 58 | 83 | 125 | 149 | 156 | 185 |
A. 九十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
B. 两极格局导致地区分裂加剧
C. 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发生改变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 认识到民众的巨大力量
B. 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与日寇抗战到底之决心
D. 在战略上做好了抗日准备
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武汉举行,到会代下表人,包括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知名人士黄炎培表示,“参加这次参政会,都抱有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当然都能公忠报国”这次会议得以召开的有利条件是
A. 北伐战争取得胜利进展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 国共两党分歧已经消除
D. 全国人民一致团结抗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把军阀、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给予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反映了近代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
C. 适应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D. 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列宁在发表《四月提纲》时说,沙皇统治虽然不复存在,但俄国所参加的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没有变,所以,谁奢谈“保卫祖国”,他(普列汉诺夫)就是个“帝国主义者”!据此,列宁认为
A. 二月革命己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 十月革命迎合了苏俄革命的形势
C. 普列汉诺夫不赞成社会主义革命
D. 普列汉诺夫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