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历史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学者

描述

龚书铎

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

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冲及

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

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

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己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一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庐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

——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的时代背景。

(2)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1)事件:辛亥革命。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等)。 (2)评价: 第一种:赞成材料观点,即:“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家或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 第二种:不赞成材料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第三种:材料观点是片面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分别论述其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3)特点:高度重视;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 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与推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 【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推翻清政府”“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共和政体”等信息可判断应该是辛亥革命,背景回顾已学知识,从民族危机、政治统治、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2)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用相关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证明过程中注意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角度分析,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第一小问基本特点,据材料三“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可知高度重视,据材料三“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可知基本形成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据材料三“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可知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第二小问主要原因,据材料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与推动,据材料三“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据材料三“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和“仅以1982-1992年为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民主制的形式与实质迥然不同。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相议……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才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的建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与上。……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典范,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不掌握

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

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比较东西方两种制度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4)概括材料四中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 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查看答案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孙中山的这个办法    

A.改变了国民党的阶级属性

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

C.确立了民主法治政治基础

D.强化了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

 

查看答案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毛泽东写这首词时正值(    

A.工农革命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1930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