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艾伦·怀特在1933年对胡佛如是评价:“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中的第一人,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人。事实上,他两者兼具。”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第一人”的是
A. 号召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互助
B. 推动生产者联合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C. 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扩大政府公共工程
D. 通过“关税法令”大幅度提高关税税率
1937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总统后对他的助理说:“首席大法官领我宣读誓词,当他读到‘捍卫合众国宪法’时,我心里就在说:‘嗯,但这是我所理解的宪法,它灵活性十足,可以应对民主提出的任何新问题——而不是你们最高法院所树立的那部宪法,纯粹是进步和民主的路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解决危机必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 B. 总统在非常时期欲加强其行政权
C. 罗斯福新政破坏了三权分立原则 D. 最高法院阻挠了总统的新政之路
下表是1935-1936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材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
| 占总人口比例 | 占总收入比例 |
无产者 | 40% | 13.3% |
中产者 | 20% | 14.1% |
有产者 | 40% | 72.6% |
A. 经济大危机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B. 新政调节劳资关系的措施流于形式
C. 新政不可能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 新政未能根本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
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 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 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 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认为,“罗斯福在执政期间把总统作用这一概念改变得比所有前任加在一起还多”。得出这一结论的有力依据是()
A. 新政在各项法律下得以实施 B. 罗斯福政府有力改善了民生
C. 国会对罗斯福政府弹劾失败 D. 新政时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
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可见,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
A. 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
C. 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
D. 缩小贫富差距,缓和劳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