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的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美国学者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邓小平的讲话

材料三  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材料四  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中国革命的哪一时期里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说明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新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论述了什么理论?并指出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

(3)据材料三,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说明“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要埋头苦干”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一谈话的影响。

 

(1)时期:延安时期。 “新的内容”: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景。 (2)思想: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会议:中共十三大。 (3)国际:苏东剧变。 国内:经济上通货膨胀;出现政治风波;“市场改革取向”遭到激烈反对。 (4)内涵:社会主义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发达国家。 影响:推动思想解放;深化改革开放。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内涵从延安时期回答;第二小问从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回答;第二小问从中共十三大回答。 (3)依据材料三“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苏东巨变和国内经济政治角度回答。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思想解放以及深化改革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举国欢腾。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民渴望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能拨乱反正,改弦更张,把林彪、“四人帮”一伙颠倒了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颠倒过来,澄清他们混淆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

——何孚  许迈扬  李公天《拨乱反正的日日夜夜——胡耀邦在中央党校》

材料二  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传统政治共识已经瓦解,新的现代政治共识尚未形成,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巨任务又要求社会通过达成政治共识以维持稳定,促进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成功范例。总结南方谈话的有关思想,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主要包括诉诸常识、自由兼容和存而不论等。

——吕元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人民的诉求实现于中共的哪次会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这次会议是如何解决人民诉求的?

(2)阅读材料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哪些方面为社会转型时期达成了政治共识?简述上述政治共识提出的时代背景。

 

查看答案

农民革命是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一生高度重视农民革命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贫农)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农民问题只是一个贫农问题……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毛泽东非常强调“普遍发动群众”“整顿基层组织”作为土改的第一个阶段和“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反对恩赐……实现“土地还家”。这种改革,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而是通过推翻旧政权,代之于人民政权,彻底砸碎旧秩序,重构了中国几千年的农村社会结构……我们已经在北方约有一亿六千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要肯定这个伟大的成绩。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龚云《毛泽东与中国农民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毛泽东初步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什么方法来分析问题?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有了哪些发展?

(3)材料三中“土地还家”的实质是什么?材料中的策略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认识产生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1928年11月中共中央发表的《告全体同志书》中写道:“对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以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阶段上,资产阶级还有革命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革命的高潮……这种倾向,在客观上,完全是帮助资产阶级,完全不了解‘争取群众’的意义。”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已经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C. 仍然坚持城市斗争为中心

D. 认为资产阶级已经成为反革命的力量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认为,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革命派此立论的缺陷在于

A.斗争目标不够明确

B.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C.斗争方式脱离国情

D.忽视国内民族平等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 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C. 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D. 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