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A. 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 以家庭手工...

A. 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C.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 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未提及到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的信息,因此B可排除。材料中谈及的是民营手工业,并非家庭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主要依附于农业,手工业产品一般不投向市场,C可排除。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候人请唤”等,可见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手工业领域出现了雇佣现象,并非强调行业分工明显,所以D错误。因此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透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据此推断北宋

A.已用煤作为燃料冶铁                B.兵器制造业发达

C.彭城从外地输送用煤                D.采矿业技术先进

 

查看答案

宋元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麻织品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到了明朝,棉织品生产更是已遍及全国各地,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500万匹至2000万匹。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棉花引入中国

B. 政府大力支持

C. 小农经济发展

D. 棉纺技术改进

 

查看答案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大户小户相互依存

C.丝织部门分工细致

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查看答案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B.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C.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

 

查看答案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年代

案件总数

长工案件

短工案件

雍正

1721—1740

40

19

21

乾隆

1741—1760

81

37

44

 

1761—1780

93

43

50

 

1781—1800

131

48

83

嘉庆

1801—1820

283

107

176

 

——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 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 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C. 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 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