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第一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第一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革命的开始第一和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近

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文艺复兴

第三节宗教改革

第四节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年版

 

 

(1)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材料二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三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1)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2)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试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每点,答对2点即给 (3)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答对2点即给(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近代历史分期及原因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注意区别两套教材的编辑时间,然后再结合这两个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联系所学的历史研究的观点进行分析归纳。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科技特点的分析与理解。回答第一小问时首先要回顾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与近代西方的科技成就,再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于原因,要注意联系这一时期东西方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方科技历史命运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注意联系材料及所学的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阶段分析概括其原因。如材料“……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文献记载:“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木板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木为子,……盔字既满用木楣楣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该“巧便之法”创制于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查看答案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墙头诗”

A. 表达了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

B. 直接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

C. 讽刺了醉生梦死的南宋统治阶层

D. 表明新型演出场所“瓦肆”出现

 

查看答案

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谭志道最初由业余爱好者“下海”为楚调(汉剧)演员,应工老旦,兼演老生,“因其声狭音亢,尤如鹨鸟鸣叫,鹨鸟俗称‘叫天子’,遂得艺名‘叫天’”……23岁时,谭鑫培回到北京,以武生应工搭享誉一时的三庆班演出,以演出《神州擂》、《攻潼关》等武生戏。……他经常昇平署的传差,到皇家宫廷及园林为慈禧太后、光绪帝以及王公大臣演出,深得慈禧以及王公的喜爱。关于谭鑫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曾主演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B. 其“叫天”唱腔与“水磨腔”颇为相似

C. 所在的“三庆班”为最早进京的徽戏班

D. 可能到过颐和园内的“德和园”演出

 

查看答案

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B.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C.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D. 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