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秦始皇二...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维护了国家统一. (4)专权;勤政。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秦朝流行的字体是小篆,所以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就是小篆,“立号为口口”秦始皇立号为“皇帝”,所以材料中空缺的文字只能是皇帝。 (2)秦始皇的经济措施是统一度量衡,而统一度量衡的意义主要突出经济方面的意义即可,即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或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 (3)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所以“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只能是平定三藩之乱。对康熙帝的影响主要分两层意思,一是材料中所说的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即“平叛战争”使康熙帝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二是“平叛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一是突出二者都是君主专制即均是专权,二是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即二者都非常的勤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对康熙应该重新评价。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A. 全球化理论

B. 文明史观

C. 辩证法

D. 阶级分析法

 

查看答案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有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弘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从根本上看是因为

A. 康熙熟读经书

B. 先祖遗留的崇尚儒学的传统

C. 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D. 用儒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

 

查看答案

1683年康熙命清军进入台湾,台湾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此事的评价不合适的是

A. 打击了民族分裂势力,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 清除了明朝残余势力,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稳定

C. 台湾重归中央的统辖,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区域

D. 击退了汉族异己力量,解除了国家的民族危机

 

查看答案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