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 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 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
D. 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
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
A. 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 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
C. 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 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尽管清政府对改革的态度由消极逐渐积极,从应付逐渐认真,但最终没有挽救改革,伴随改革失败的是自身政治命运的终结。”这一改革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清末新政
D. 辛亥革命
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史载,清朝一位大臣给雍正上表:“君恩虽厚,臣虽死不能报万一。”但雍正看了后大怒:“但尽臣节所当为,何论君恩之厚薄。”此事反映了
A. 雍正借助纲常伦理制约臣民
B. 清朝君臣关系日趋紧张
C. 此时法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雍正不愿大臣记其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