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6·大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

(2016·大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定法律的权力归谁这一点就决定国家是什么形式。……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当共同体一旦把它交给某些人时,它便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做后盾,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则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个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诉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表明了洛克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孟德斯鸠怎样的政治主张?洛克的主张与孟德斯鸠的主张有何关系?

 

(1)主张:重视立法权,提倡立法权应该由民选的议会来掌握。意义: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立,而且彼此相互制约,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权利。关系:洛克的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主张,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约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洛克的政治主张分两层解释,一是立法权很重要,二是立法权应该归议会所有。这一主张的现实意义主要突出为资产阶级掌握立法权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样也就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2)“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二反映的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主张,洛克的主张与孟德斯鸠的主张的关系主要突出洛克的分权学说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奠定基础或者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是对洛克的分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是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力全部交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应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最严厉的处罚。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民主政体的界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这一社会行使全部的职能。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材料二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护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斯宾诺莎关于民主政体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回答,卢梭认为应如何保障个人的权利?

(3)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斯宾诺莎和卢梭相同的主张,并简要指出导致出现共同思想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基本观点与思想家的序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斯宾诺莎 洛克  孟德斯鸠 卢梭

A. ①——民主制最自然    B. ②——权力分立论

C. ③——社会契约论    D. ④——人民主权论

 

查看答案

近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区别不包括(  )

A. 是否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

B. 是否倡导人人平等原则

C. 是否主张国家的统一

D. 是否提倡以法治国原则

 

查看答案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