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帮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

材料二: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们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人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做过道士,后来为太子的谋士,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节是农民。

——《盛唐气象》

材料三: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

——《贞观政要·论安边》

材料四:天下大稔,流散者成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地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这段话的意思。

(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是怎样用人的。

(3)材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并结合史实说明。

(4)综述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唐太宗的评价。

 

(1)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亡。 (2)用人不拘门第、民族,不避仇怨,唯才是用。 (3)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任命回绝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人藏。 (4)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去奢省费,轻摇薄赋,知人善任,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为唐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勤俭节约、不好大喜功、不大兴土木等,而认为好大喜功等必然会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带来国危君亡的危害。 (2)唐太宗任用的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人出身少数民族,这也信息足以证明唐太宗的用人是不拘一格的、是不计前嫌、不分民族唯才是用的。 (3)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主要是设机构、和亲、册封等方式,例如,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属于设机构、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人藏则属于和亲,总之在回答时要突出利用各种方式来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即可。 (4)材料涉及到唐太宗的勤俭节约、唯才是用、民族政策比较开明等信息,所以在回答对唐太宗的评价时要围绕这些信息,但是落脚点要答上唐太宗的统治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为唐盛世奠定了基础之类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征讨东西,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目所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代思想家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史纲评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唐太宗的指导思想和政策。

(4)材料四李贽的评论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你的依据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宣即为之罢役。”

——《资治通鉴》

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又上疏曰:“……今百姓承平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旧唐书·马周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罢修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取得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罢修乾元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基于上述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这三条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

 

查看答案

唐贞观九年,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

C. 君治为本的思想    D. 心存百姓的思想

 

查看答案

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

A. 当一代贤明君主

B. 减少决策失误

C. 笼络人才

D. 维护封建统治

 

查看答案

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长城,太宗一笑这,曰:“安事苦民。”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①唐太宗缺乏应有的文物保护意识

②唐初远边患,长城已无防御作用

③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④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