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对此理解全面的是
A. 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
B. 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
C. 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
D. 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疏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
A. 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
B. 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C. 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
D. 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 )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材料一田家英告诉我,他走过多少农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掺相,像遭过一场抢劫后的情景。在这个大队里,不仅没有看到耕畜,而且全队没有一只家禽。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人们眼巴巴盯着的是大锅里的稀粥,因为每人每天平均只有4两或者3两米。当调查组的同志们端起自己的稀粥时,一口也吃不进,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在我们面前一群孩子正伸出他们的空碗,你怎么能咽得下?!只好把粥分到这些空碗里,大锅无法填饱群众的肚子,不少人靠作绿肥用的红花草充饥。
——《大饥荒》,《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红旗出版社,1994年
材料二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补充部分。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他们的助手。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第二卷
材料三农业生产前两年连续增产,今年又获得了更好的收成,达到了过去较高年份的水平。据估计,粮食、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业牧业产品的产量,都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品种、质量出现了新的跃进。196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预计比1963年增长15%以上,比1957年有了很大的增加。铜、石油、化学肥料、水泥、汽车、棉纱、食糖、卷烟等主要工业产品,1964年的产量都比1963年增长了20%以上。……商品供应状况显著改善,物价稳定,财政收入平衡,货币信用提高,对外贸易有较大发展。最近几年,城乡人民生活都逐步有所改善。
——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大饥荒”的景象发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下列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
A. 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 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
C. 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 D. 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
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A. 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C. 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