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秦始皇南攻越族的评价,应着重于 A. 给越族人民带来的痛苦 B. 给秦朝人民带...

对秦始皇南攻越族的评价,应着重于

A. 给越族人民带来的痛苦

B. 给秦朝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

C. 进一步扩大了秦朝的疆域

D. 有利于越族地区的开发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 【解析】秦始皇南攻越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越族地区的开发和进步,故D项正确;越族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次要的方面,故A项错误;给秦朝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也不是评价的主要方面,故B项错误;扩大了秦朝的疆域,也属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的内容,故C项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有(   )

确立皇帝制度 推行郡县制 修筑长城 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唐宋时期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二(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贞观政要教诫太子诸王》

材料三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太宗对大臣们说:“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贞观政要论贪鄙》

材料五“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主,未必不转谏为谀也。”

——李贽《史纲评要》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表明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治国政策或思想?

(2)材料三、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五阐述了什么看法?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不知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四年苦役)。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记》

材料三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材料四德国的希特拉(注:希特勒)先生一烧书,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都比之于秦始皇。然而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了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

——鲁迅《华德焚书异同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臣”指的是谁?其建议焚书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来看,这一目的达到没有?

(2)材料二、三、四对“焚书”“坑儒”政策分别阐述了怎样的看法?

(3)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阅后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