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材料二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观?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作者的这种观点?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抗日战争的影响。

(3)概括我国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的国内、国际背景,并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举措。

 

(1)史观:“欧洲中心论”或“西欧中心史观”。 看待:作者的认识片面扩大欧洲文明的作用,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欧洲文明的作用。既要看到欧洲文明的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不应该否定其他地区文明对人类的影响。 (2)影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3)背景:国内:粉碎“四人帮”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国际: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化趋势的影响。 举措:政治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并逐步完善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立“依法治国”的国策。 经济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观点的分析与研究。回答时要结合材料“……现在世界各国……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归纳其观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一方面要联系所学的抗日战争的意义与影响,另一方面要结合材料“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进行归纳总结。实际上就是将抗日战争放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去分析认识。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明确历史研究的观点,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含义,再从新时期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两个方面分析背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回答具体的举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重视对外联系。只是到明清时期走向闭关,导致近代被动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促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三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述19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三个重要的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综合上述材料。经济全球化潮流中要保持中国“经济优势”。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

A.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 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

C.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D. 我国的科学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

 

查看答案

张明同学参加了中央台的开心辞典活动,根据图中王小丫的问题(经济特区的“特”是指?),张明同学做出了正确的回答,他选择的答案是

A.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B. 特殊的地理位置

C. 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 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 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 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查看答案

英国《卫报》1979924文章《建国三十周年,新的长征开始了》中说:中国一定要在本世纪末成为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但是,首先要解决若干比较紧迫的问题。当时中国影响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经济模式单一 C.社会思想保守 D.阶级斗争尚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