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

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B. 公元前226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 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D. 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B 【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226年,秦国未完成对全国的统一,秦王嬴政被称为“大王”,故A符合史实。秦始皇的称谓是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故B项不符合史实。秦统一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把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通令全国使用。C、D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始皇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后人也称其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功绩中最值得人们称颂并至今仍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是

A. 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奠定祖国疆域

B. 开创一系列政治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统治的基本格局

C. 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确立了中国的行政区划

D. 修筑长城、灵渠等大型工程,惠及后世

 

查看答案

善于用人是秦王嬴政能够赢得统一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面对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联盟,秦王嬴政采纳了李斯、尉缭的统一方略,该方略是

A. 先灭强大的齐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韩

B. 远攻近交,首先进攻远方的国家,后灭邻国

C. 先灭弱小的韩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D. 先难后易,首先进攻强国,后灭弱国

 

查看答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A. 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D. 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查看答案

就论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而言,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应当是

A. 古籍的记载

B. 实物史料

C. 政府的声明

D. 学者的解释

 

查看答案

唐朝司空图《铭秦坑》“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这首诗

A. 指出了“坑儒”是典型的暴政

B. 认为秦亡的根本在于“坑儒”

C. 对“坑儒”作出客观全面评价

D. 指出“坑儒”严重摧残了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