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 官僚资本
B. 外国资本
C. 封建官府
D. 买办资本
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A. 洋务运动期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 新中国成立之初
(甲午战争后) “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 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 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
A. 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 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 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形成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是
A. 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最基本的因素
B.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D. 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