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共十四大什么内容直接相关
A. 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决定设立深圳、珠海、厦门为经济特区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A. 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
C.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
A.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 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①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②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③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④“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买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 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但收效甚微,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