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材料二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4)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得出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得出救灾与减灾相结合。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等信息可以看出英国政府注重用法的方式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原因,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等角度来分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是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等方面思考作答。 (4)根据材料三“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出生产力提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二战后西方国家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即可。 (5)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我们可以多角度来分析,如结合材料三“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分析得出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等,结合材料三“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得出应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在不断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材料三下图为1971年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图

材料四到了70年代,美国和西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

——人教版教材《必修2》

(1)亚当·斯密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上台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加以说明。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什么新变化?你怎样认识这一变化?

(4)、结合书本有关知识,各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调整政策应对7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

 

查看答案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 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 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 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 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段材料实际上揭示了

A. 美国股票市场存在虚假繁荣景象

B. 美国金融证券业正处于发展的高峰

C. 金融证券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D. 金融证券业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

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A. 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 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 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 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下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