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就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工业                  D、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解析】 试题分析: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烈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尽管他们都有为改革作出一定的贡献,对“斯大林模式”也有触动,但都未能从根源上突破这一模式,失败在所难免,D项符合题意,A B C三项仅仅是表面原因和个人改革的举措,不是共同根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这是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查看答案

1941年,希特发动对苏联的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表明

A. 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

B. 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 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

D. 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查看答案

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设想不必先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这一设想之下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农业集体化方针

 

查看答案

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D.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苏俄为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进行国内革命战争,推行了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自由放任政策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