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革改死了,戈尔...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革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尔巴乔夫

A. 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 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 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 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C 【解析】材料“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指戈尔巴乔夫政治上的改革使苏联陷入混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政治领域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并推行政治多元化, 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消除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时的,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C.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弊端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27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牲畜减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制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遭到农民的抵制

B. 苏联农村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

C. 国家大量收购牲畜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

D. 农民踊跃出售牲畜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

 

查看答案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斯大林体制

 

查看答案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

A.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历史倒退

B. 新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策

C. 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

D. 凡是要前进,必须先后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