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十四点原则”即十四点和平纲领,特别是建立国际联盟,在饱受战火涂炭的欧洲,十四点受到热烈欢迎,绝大多数国家都赞成成立国际联盟,故B项正确;CD项不符合事实,美国并未加入国联,“十四点原则”的出发点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表现,排除CD;A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战”后,德国外长西蒙斯说:“必须对敌人的策略有所估计。敌人当中,一些人想挤牛的奶,另一些人想割牛的头,那些想挤牛奶的人将会同我们达成协议。”你认为“割牛头”和“挤牛奶”的分别是

A. 美国和英法

B. 法国和美英

C. 苏联和英美

D. 英国和美法

 

查看答案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 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时期

C.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 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查看答案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革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尔巴乔夫

A. 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 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 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D. 缺乏从政经验和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查看答案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 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C. 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弊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