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美国外交政策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

(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

 

(1)原因: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原因:美国参战使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欧洲的重建对美国寄予厚望。 (2)外衣:指威尔逊提出被称为“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领导人: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等(或出席巴黎和会的英法政要)。 (3)含义: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企图通过建立国联来控制他国,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果由于英法反对,美国未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故美国资产阶级对此表示失望。 【解析】试题分析:(1)联系美国在一战后期加入协约国集团参战,以为捞取战利品和获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美国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加入协约国集团,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方向发展。 (2)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这些原则看似和平与公正,但实际上处处渗透着美国的野心。因为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人,掌握了世界经济的绝对霸权。所以,美国的目标就是利用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谋求世界霸权。 (3) 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一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粗看一战后欧洲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欧洲为中心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巩固

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

 

查看答案

1928年,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 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 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 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 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查看答案

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其中的表现有

①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武装干涉

②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疆界

③同意犹太人建立以色列

④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21~1922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调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

A. 日本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

B. 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给了中国

C. 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

D.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查看答案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评论说:“美国大总统威尔逊的屡次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1919年5月4日他又评论说:“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上述评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遭到反对

B. 美国同意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C. 列强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外交最后失败

D. 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