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一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一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 苏联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

 

D 【解析】材料中20世纪30年代初即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此现象发生的背景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受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不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发展,故选D项。1928年苏联废除了新经济政策,故排除A项;1936年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建立,故排除B项;C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导致下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由此,我们可判断出苏联完成企业转移的特点是

战时紧急迁移     以国防工业为主

从中心区域迁往大后方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迁移效率高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 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    B.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D.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A. 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 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 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 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查看答案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

(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1)根据材料,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