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各项对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

以下各项对苏俄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A.进一步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将小农经济升级改造成集体经济

D.寻找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苏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明显不符合苏俄当时史实,排除AB。进一步分析,可知,“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其目的是通过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积极性,以恢复发展农业,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弊端,D项表述正确。C项“集体经济”,是继任者斯大林的农业改革措施(即“农业集体化”)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一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D. 苏联工业化建设逐步展开

 

查看答案

导致下图(出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1980年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是: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了农村的改革

中国实行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加速发展战略陷于困境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由此,我们可判断出苏联完成企业转移的特点是

战时紧急迁移     以国防工业为主

从中心区域迁往大后方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迁移效率高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以下表格是1953~ 1964年间苏联的煤钢产量和工人平均月工资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 对斯大林模式形成一定的冲击    B.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 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D. 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A. 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吃、穿、用国家统一发,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B. 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C. 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D. 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