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月,斯大林在一五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水平的219%,而美国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据此可知
A.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
B.苏联比美国的经济体制更为优越
C.特殊时期苏联经济模式占有优势
D.美国比苏联更注重工业发展效益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是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 )
A.列宁时代实行固定粮食税制
B.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
C.邓小平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斯大林时代建立集体农庄
苏俄(联)领导人指出,“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和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以上思想
A.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 成为优先发展工业的依据
C. 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列宁所述“失败”的根源在于
A. 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做法
B. 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 社会主义道路不适合苏俄的国情
D. 苏俄国内出现了严峻的政治形势
1932年以后苏联逐渐恢复农村集市贸易;1934年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批评了急于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派清谈”。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适度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 B.着手纠正经济体制的弊端
C.效法列宁时代的经济政策 D.放松了对农业发展的控制
文件一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
文件二 “应当对企业的实有财产进行估价,以确定公私双方的股份……由人民政府主管业务机关所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负责经营管理”;
文件三 “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设备,由我国工厂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交给对方销售。”
以上材料说明经济活动:( )
A.都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B.都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