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7年底,在苏联各类“非正式组织”达3万多个,到1989年2月,发展到了6万...

1987年底在苏联各类“非正式组织”达3万多个19892月,发展到了6万多个成员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尤其是‘跨地区代表团”的成立,标志着有组织的政治反对派在苏联议会中出现。这表明苏联的改革

A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B.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改造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1987年,这一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已经开始,距离苏联解体还有4年,所以这则材料反映出的就是苏联改革的弊端,因此排除A、B、C这三则积极判断,根据材料,D选项符合材料的含义,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五十年代末,苏联地区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许多地区不得不放弃了耕种多年的小麦和黑麦。这直接反映出

A. 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 苏联工农比例得到了极大的调整

C. 赫鲁晓夫改革脱离了实际国情    D. 苏联即将成为世界粮食产量大国

 

查看答案

苏联某位领导人执政时期,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与美国军备竞赛中一度占据优势,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该领导人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查看答案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的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A.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B.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C.坚持计划管理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查看答案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干部更新制度,规定:每次选举,苏共中央委员及其主席团成员至少更换四分之一,主席团委员只能连任三届。这一制度有助于

A. 清除个人崇拜的影响

B. 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C. 改变权力集中的局面

D. 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查看答案

在苏联,1928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