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曾援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方的数学、化学、光学、电学等均出自中国,皆“我所固有者也”。其目的是
A. 借“本来之学”加强国学地位 B. 减少“以夷变夏”非难的阻力
C. 借“西学中源”说来阻挡改革 D. 为“中体西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晚清青年一代的阅读目录中,立宪机关报与革命机关报一起出现是很常见的事。胡适指出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材料反映了当时青年
A. 认清了立宪与革命的本质不同
B. 积极宣传各地各类报刊信息
C. 通过立宪宣传形成了革命思想
D. 并未将立宪与革命绝对对立
1907年,鲁迅在《科学史教篇》中提醒“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黄金黑铁,断不足以兴国家”。这说明
A. 国人对科学思想推崇备至 B. 鲁迅否定“科技救国”论
C. 鲁迅对科学做出了批判性思考 D. 儒家伦理思想根深蒂固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A. 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 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 表现出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 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 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 B.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 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 D. 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D.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