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以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936年1月,蒋介石命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触,2月又派宋子文通过同中共有密切关系的宋庆龄表示愿意谈判之意。1936年初到8月间中共中央也秘密派出代下表次赴南京,同国民党代表商谈和平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西安事变推动了时局的转变
B. 国民党已放弃武力“剿共”方针
C. 国民党接受了中共抗日主张
D. 民族危机促使国共寻求合作
下表呈现的情形反映了 ( )
A.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 汉奸日益增多
C. 民族矛盾开始激化 D.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加强
1932年6月,国民党中宣部通令:“以后关于战争及含有革命性之影片,均在禁摄之列。”各国租借也规定举凡有“九·一八、一·二八”等字样以及有中国东北地图的影片一律不许在租界上映。但仍有一批宣传反侵略的电影如《恶邻》(1933)、《逃亡》(1935)、《壮志凌云》(1936)等推出受到观众的喜爱。这反映出
A. 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 B. 抗日救亡成为民众的呼声
C. 列强支持日本侵略 D. 国民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邓小平说:“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全党成熟的标志是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那是在一九四五年。我们从一九二一年建党,经过了二十四年,才成为一个成熟的党。当然,这是从全党来说。作为中央领导,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就成熟了,这也用了十三年半的时间。”中共两次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于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选择中国式革命道路
C. 接受共产国际指导 D. 坚持革命实践与反思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