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7·江苏省学测真题)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

(2017·江苏省学测真题)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钢(万吨)

煤炭(万吨)

棉织物(亿平方米)

谷物(万吨)

1928年

425.1

3551

18.21

7330

1940年

1831.7

16592.3

27.15

9564

增幅(%)

330.08

367.25

49.09

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粮食税)。 (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积极作用: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因素: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计划经济的弊端;国民经济比例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市场需求。 认识:重视工业化;工农业协调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20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即可分别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三信息“加快工业化进程”即可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的表格信息1928——1940年间,工农业生产均呈大幅度上升的现象即可得出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三信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即可得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即可得出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根据材料四的信息“计划不切实际”即可得出计划经济的弊端;根据材料四的信息“过于重视重工业”即可得出片面发展重工业;根据材料四的信息“不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即可得出忽视市场需求。第二小问,关于认识,本问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结合相关所学可从重视工业化、工农业要协调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

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查看答案

(2018·江苏学测模拟)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查看答案

(2012·江苏省学测真题)俄国二月革命反对沙皇专制,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查看答案

(2014·江苏省学测真题)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苏俄战胜国内外敌对势力,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查看答案

(2017•镇江学考模拟)斯大林时期,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原料等条件,促进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