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莫内说:“和平只能建立在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莫内说:“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1919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他认为在法德交界三角地带的煤钢工业,是互相补充的,由于人为的国界划分和民族主义的形成,造成双方为了这一地区而进行激烈的冲突,任何一方失去这一地带,就感到安全没有保证,于是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战争,而煤钢工业作为军事实力的关键问题,又使冲突更加严重了。

——摘自《欧洲之父——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2006年5月,法德合作的历史教科书进入两国的高中课堂。这套新历史教科书,并不局限于法德两国的历史或者两国关系史,而是以欧洲范围内的宏观历史作为主轴,立足于反映真实历史的共同认知,教科书“充满埋葬仇恨与历史和解的意味”,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欧洲史和世界史。共同历史教科书的推出,大大促进了法德历史和解,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高兰《历史教科书与历史和解——法德模式与中日模式探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歧视”德国有关煤钢工业方面的具体表现,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2)为解决法德围绕煤钢工业的冲突,20世纪50年代西欧出现了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成立有何积极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概述法德和解的有益经验。

 

(1)表现: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取得德国产煤丰富的萨尔地区;《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消极影响:导致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矛盾的激化;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成为30年代纳粹党得以上台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2)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积极影响: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3)发展两国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强和解的经济基础;政治家的推动或推行平等互信的政治理念;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推动了历史认识上的相互理解与谅解。 【解析】(1)第一小问从《凡尔赛和约》和巴黎和会规定回答;第二小问从各种矛盾激化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回答;第二小问从欧洲一体化角度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围绕发展两国间的共同经济利益,增强和解的经济基础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

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材料二日本政府对美国的邀请迟疑不决,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如出席会议日本将为被告到会受审:不出席则会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在外交上陷于孤立。日本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到7月27日才作出回答,希望这次会议主要讨论限制军备问题,避免涉及“任何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

(1)材料一中,美国发起的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为什么美国要邀请中国参加这次会议?美国在这次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3)材料二中所谓“特殊国家”的“已成事实”是指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分析,指出这次会议的实质。

材料三1989年11月,堪培拉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APEC成员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3%,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3%。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华盛顿会议和堪培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有何不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查看答案

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迟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查看答案

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 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 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 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 但遭拒绝, 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法国元帅福熙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 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 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 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 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