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颁布后,“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1)依据相关内容指出,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2)商鞅变法中,“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一种刺面割鼻的西刑)其傅”,严厉打击反对势力。戊戌变法中,“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光绪帝也“三令五申”“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

据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决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什么结果迥异?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面对和风细雨还是雷厉风行的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1)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2)主要原因: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力量软弱,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变法法令得不到贯彻执行。 看法:改革者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支持与反对变法双方的力量对比,采取适当的策略,确保改革取得成效。(言之成理即可,答其他看法,如改革者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态度推进变法,才能排除反对势力的阻碍,取得成功;或者,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注意不要激化矛盾,循序渐进,确保措施取得成效等都可。)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的措施,以及两次变法结果迥异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两次变法中直接触犯传统势力利益的措施,应当联系所学,从商鞅变法的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等,以及戊戌变法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改革科举制度等方面来回答。 (2)两次变法结果迥异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商鞅变法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力量软弱、光绪皇帝没有实权等方面来分析说明。从中可以看出,改革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才可能取得改革的成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廖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①改定律例,裁撤冗员

②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

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④裁汰旧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A. 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B. 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C. 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

D. 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查看答案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最终并没有采纳维新派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这主要表明

A. 维新派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 光绪帝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 光绪帝从根本上不属于资产阶级的皇帝

D. 变革阻力太大

 

查看答案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③设立京师大学堂

④改革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材料描述的是

A. 强学会

B. 保国会

C. 兴中会

D. 保川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