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的作用。

 

(1)原因:安史之乱后,均田制逐步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藩镇割据,赋税紊乱,中央财政困难;唐王朝缓解财政危机,巩周国家政权的需要。 (2)作用: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解决了财政危机;中央财政实力加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周了国家政权;适应并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土地利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河。 【解析】(1)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安史之乱以后,户籍管理混乱,均田制逐步遭破坏瓦解,以丁和户为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失去基础”可以得出政治上安史之乱以后,均田制逐步瓦解;从“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可以得出藩镇割据,赋税紊乱,中央财政困难;从“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可以得出唐王朝缓解财政危机,巩固国家政权的需要。 (2)本小问的作用,根据材料“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可知增加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两税法为解决“而此时藩镇割据,赋税征敛紊乱,地方不服从中央,横征暴敛以养兵对抗朝廷,民怨沸腾,中央财政困难。”得出中央财政实力加强,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国家政权;根据材料“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得出适应并加速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得出否定了以“人丁”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依据的先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主要矛盾

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1956-1978年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召开的中共八大上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78-2017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指出仍然把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上表为中国近现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表述。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建设民族国家,第二为民族侵略与扩张。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对基督教的。16、17世纪,西欧摧毁普世世界国家,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刚开始资产阶级与王权相结合,但随着王朝国家不能体现他们的利益要求时,他们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要求用新的政治原则、观念来构建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民初是形成阶段,该阶段,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相杂糅,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五四时期是发展阶段,开始从文化上寻找落后的原因,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民族主义与政治、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十四年抗战是高涨,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但是长久以来,民族主义“建设”的一面,即与现代性变迁、特别是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这一面,被严重忽略了。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民族主义的差异并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建设的一面。

 

查看答案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下面的漫画体现了

A. 朝鲜半岛核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B. 美国政府大幅皮调整了对朝政策

C. 朝鲜成为大国势力范围的接触点    D. 朝核问题的解决需各国齐心戮力

 

查看答案

1958苏共中央作出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原计划三到五年内完成。但在赫鲁晓夫的要求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结果大多数集体农庄由于安花费大笔钱财购买机械设备,不得不取消或推迟许多计划内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人员,许多拖拉机处于闲置状态,这项改革最终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拖拉机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旧模式    B. 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 操之过急,缺乏科学的规划    D. 未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公元十二世纪英王亨利二世注重法治受到人民的爱戴,也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亨利八世曾对议会说:“朕于任何时候都不如在议会中时据有更高的为王身份。在这里朕如首君如躯,联合一体,组成国家。这说明

A. 王与法在当时英国是相得益彰    B. 英国的宪政道路充满曲折和艰辛

C. 当时英国的议会仍被贵族垄断    D. 国王与议会在政治上需相互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